“三道茶”系白族一種古老品茶藝術(shù),起源于公元八世紀南詔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四百多年前,徐霞客游大理時,寫道“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泵耖g代代相傳,演變成了今日的三道茶習俗。白族散居在我國西南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風光秀麗的云南大理,這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過節(jié)、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里, 或是在親朋賓客來訪之際, 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三道茶的泡飲,茶分三道,味各不同。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yè), 就要先吃苦"。制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后,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nèi),并不停地轉(zhuǎn)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nèi)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zhuǎn)黃,發(fā)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jīng)燒沸的開水。少頃,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于這種茶經(jīng)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會重新烤茶、置水。換上精美的小茶碗以茶碟子相托,其內(nèi)放入生姜片、紅糖、蜂乳、炒熟的白芝麻、切得極薄的熟核桃仁片,沖茶至八分滿。此茶甜中帶香,第二道茶就叫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來”。
第三道茶稱回味茶,先將麻辣桂皮、花椒、生姜片放入水里煮,將煮出的汁液放入杯內(nèi),加入苦茶、蜂乳就成。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飲下頓覺香甜苦辣俱全,讓人回味無窮,它寓意人們要常?;匚叮卫斡涀 跋瓤嗪筇稹钡牡览?。
三道茶一般每道茶相隔3—5分鐘,同時桌上放些瓜子、松子、糖果之類,以增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