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茶之風自唐、宋以來一直盛行不已,不時約出三五知己,在香茗的熱氣繚繞中品茶談天,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情了!而在炎炎夏日里,冰爽清涼的冷泡茶也別有一番滋味。
冷泡茶,這種在茶人中逐年間風行的泡茶方式,與傳統(tǒng)的熱開水泡茶方式相比,冷泡茶的口感特征有著什么不同?在沖泡方式上有著什么樣的講究與科學依據(jù)呢?
冷泡茶別有一番滋味
會喝茶,喝好茶,有益健康。這一切都有賴于藥理學研究得出的茶葉具有多種保健效果的活性成分,包括了兒茶素、咖啡堿、茶色素、茶氨酸、茶多醣以及各種維生素、無機鹽等。很多茶人擔心冷水泡,泡不出這些活性元素。
其實不然,茶葉最重要的兩大機能性成為為茶多酚和咖啡因。首先,我們看一下茶多酚,這個茶中最受肯定的健康物質(zhì),它的抗氧化效果早為科學所證實。
茶多酚實際是多種兒茶素的混合物。溫度對于兒茶素的釋放到底呈現(xiàn)怎樣的關系呢?溫度降低,茶多酚在水中的分配系數(shù)就越大,但不呈現(xiàn)規(guī)律性的數(shù)值遞增。
無論是兒茶素的萃取還是兒茶素的水解和電離過程,都會受到溫度的顯著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兒茶素的電離常數(shù)和電解常數(shù)都將增大,水溶液中的兒茶素分子的濃度也相應減小。
這組實驗充分證明了用冷水或者常溫水泡茶比用熱水沸水泡茶,可以水解出更多的茶多酚,明顯為健康加分。茶多酚是非常害怕高溫的,加熱溫度低,茶多酚損失率就低。
此外,茶葉中的咖啡因,雖然具有提神的效果,但過量咖啡因會導致心跳加速、鈣質(zhì)流失、失眠、頭痛等不良反應。那么溫度對于茶葉中咖啡因的釋放,呈現(xiàn)怎樣的關系呢?
采用升華裝置對于咖啡因的提取過程中,溫度過低則升華時間很長,產(chǎn)率不高。溫度提高后,產(chǎn)量明顯提高。雖然不呈現(xiàn)規(guī)律性遞增效果,但總體趨勢是溫度越高,咖啡因提取的產(chǎn)量越大。熱水泡茶,遠比冷水泡茶會析出更多的咖啡因。
與傳統(tǒng)的熱茶泡法相比,冷水泡茶,茶葉的滋味會較難滲出,因此常需將茶葉泡上好幾個小時方可飲用。根據(jù)不同的茶葉種類所需的沖泡時間也會產(chǎn)生變化,如綠茶則需要2~4個小時。
冷水泡喝上去,甘甜清醇,雖沒有熱湯的宣泄香氣,但茶的滋味依然在冷水的浸泡下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因此可見,就滋味而言,冷水泡的茶,與熱水泡放涼以后的效果基本相當。
沖泡方式
一般說來,每1000毫升水需10~15克茶葉。在壺底放好茶葉,沖入冷水,室溫下放置3~4小時后,取出茶葉再放入冰箱冰鎮(zhèn)至涼透即可。
也有人習慣一開始就放進冰箱,等待8小時的時間再濾去茶葉飲用。如果出差在外或者旅行,直接在礦泉水瓶里面投入茶葉即可。
除了常規(guī)的冷泡茶,還可在茶中加入糖漿、蜂蜜或牛奶等進行調(diào)味,亦可加果汁或酒類等調(diào)制成花式飲品。
此外,加入青梅、青橄欖、或者檸檬等配料試調(diào)果味冷泡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注意事項
冷泡茶,同樣最好對茶葉先潤洗一遍,因此很多茶友選擇加工程序較少的茶葉,如非發(fā)酵茶綠茶和發(fā)酵指數(shù)較低的烏龍茶、工藝簡單的白茶等進行冷泡。
其次,若是熱衷于發(fā)酵茶葉的茶友,冷泡茶葉前亦可用熱水將其潤洗一遍,不必擔心經(jīng)過了熱水的浸潤茶味會過分流失。通常來說,冷泡綠茶最清香,烏龍最清醇。
隨著浸泡時間變長茶味有可能會變得過濃、苦澀增加,茶湯較長時間暴露空氣中亦可能沾染不潔之物,因此最好不要放置太長時間的冷泡茶。
假如置于冰箱冷藏內(nèi)保存則不必對浸泡時間過于拘謹。若是出門在外欲將冷泡茶保存較長的時間,則可以在最初冷泡的時候減少茶葉的投入量。
最后,如果體寒,脾胃虛弱的茶友盡量少飲冰鎮(zhèn)冷泡茶,可以冷泡但不放入冰箱冷藏及時飲用。
哪些茶冷泡更好
"曾經(jīng)制造過數(shù)十種冷泡茶,若要品評高下,以臺灣的高山茶、杭州的明前龍井、江蘇洞庭山的碧螺春、湖南的君山銀針可并得第一,君山銀針更是翹楚。"
——林清玄
冷泡茶有四個原則:
選新茶,不選老茶;選生茶,少選熟茶。
選好茶,不選劣茶;以礦泉水浸泡為好。
當然,并非所有的茶葉都適合冷泡成茶。一般來說,發(fā)酵時間越久,茶中的含磷量就相對越高,冷泡茶應盡量選擇含磷量較低的低發(fā)酵茶。比如說綠茶、白茶以及部分烏龍茶,而發(fā)酵程度較高的是紅茶、熟普等不適合冷水泡。
其實,喝茶更像一個品味生活的過程。有時候不需要循規(guī)蹈矩,生活需要創(chuàng)意來點綴。炎炎夏日,喝上自己的冷泡茶,清涼解渴,既簡便又時尚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來源:茶藝大師工作室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