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龍窠巖茶傳統(tǒng)茶園耕作法
客土(“填山”)
所謂“填山”,即自他處運土填入茶園,以增加耕土是也。武夷九龍窠巖茶,素來不施用肥料,且茶樹每以老為貴,常有“唐樹”、“宋樹”之稱,茶樹從來未注意臺刈更新。加以地勢峻峭,雨水沖刷甚劇,土質(zhì)又屬重砂質(zhì)土壤,土中肥分流失甚速,凡此種種,均為茶樹之致命傷。固欲避免茶樹之無患枯萎,唯一之計策,即須行“填山”。每一茶園,經(jīng)三四年間,即捋園岸砌高,由附近山坡運入肥潤新土,培壅于茶園中,此有恢復衰老樹勢,增加土壤肥分緩和雨水沖刷之效。昔時茶況景氣較好時,山中專業(yè)從事打石,砌茶園開岸以填土之石匠,達七、八十人,而今茶況衰落不堪,留山石匠僅七、八人而已,且都以打石為副業(yè)?,F(xiàn)下茶園實行“填山”者,除若干公產(chǎn)茶園外,已及少見。茶樹之日見衰落,生長日見不良,乃為意中之事。
客土(“填山”)之決定條件:
山中茶戶對于茶園“填山”自來未曾捋全巖所有茶園一年全部實行“填山”。因限于資本或人工之支配關系,大部認真其事。每年僅選擇一部分園地行之,今年甲山明年乙山,次第進行。且一山之中,因地勢及土質(zhì)關系,茶樹生育之優(yōu)劣相差甚巨,故對茶園“填山”之決定條件,自有不同,昔時茶況較佳,當較普遍行之,今茶況日下,更不能慎重其事,其選擇條件如下:
(1)地勢屬山中肥潤之斜坡,或?qū)俟戎兄璧?,或?qū)賻r凹石隙等處,對茶樹生育絕對有利者。
(2)茶園先前曾出名茶,今因失于管理,茶樹已見衰落,欲急圖恢復者。
(3)新選茶園,茶樹欣欣向榮者,欲促其極早成園,求得鮮葉產(chǎn)量豐富者。(4)茶樹生長較為旺盛者。
有上述情形之一者,當被選為最先“填山”之茶園,且反復次數(shù)亦多。至于土質(zhì)較差之山巔或山邊洲茶,素未被注意。每年僅按時節(jié)耕耘,已屬盡人事實
客土(“填山”)之適當時期:
山中茶園因傳統(tǒng)觀念從來未行施肥,茶樹發(fā)育生長所需之養(yǎng)分,除每年耕耘所埋入雜草落葉等小許有機質(zhì)肥料外,主要肥分來源尚依靠“填山”。每一茶園經(jīng)三四年由他處運入肥沃土壤培壅樹株則樹勢當不致如何迅速衰敗,大抵如上述優(yōu)良之茶園每隔三四年即行“填土”一次,次者五六年一次,再者八九年或未曾經(jīng)填一次者有之。其中屬名貴之單叢,則每年仍行分別壅。
一年之中最適宜之“填土”時期,系自茶園深耕后開始,八月中下旬之十月中下旬均屬適期。過早茶園未行深耕,園土堅實填土其上,實非所宜。過遲則影響茶芽之分化,且易至茶樹根部受凍結(jié)之害。
客土(“填山”)方法:
(1)清理山場—“填山”前應提早深耕,將準備舉行“填山”茶園之四處灌木雜草等,芟除清理,尤其是備供運土之處所,其間雜草等之披蓋物,應悉數(shù)除去,并開設運土的道路。(2)園岸加高—此項工作分石砌與草皮砌者二種,均照原來園岸質(zhì)地而定。原來屬石砌者,加高時仍用石砌,草皮岸則仍用草皮岸。加高程度,應比準備填土之高度高出二十公分,即以一次加岸可作二次填土之用。石岸通常系以高三O公分厚十余公分之石塊斜砌二層,約高四十五公分,草皮應易受水沖壞,通常則與新填園土同高,一次加高約三O公分。其石及草皮之砌筑,均與上述砌岸方法同。(3)填土高度及方法—填土高低,須視茶樹生長程度如何而定。如茶樹高大,填土可略高,否則,稍低。通常以一公尺上下之茶樹,一次填土約三O公分,過高則影響茶樹生長,過低則有失填土價值。填土之大部向上坡或茶園鄰近取給。土質(zhì)通常選黑褐色而又松軟肥潤者。此種土壤均屬表土,所取用部分系表層六七十公分處。紅黃色之沙礫土或深之新土,均非所宜。填土選定后,即用山鋤開剝,先搗碎土塊,去其小木雜草之根及夾雜石塊等,由工人用土箕挑運至所欲填之茶園中。填土自茶園之一端至他端,或自外而內(nèi),一級填完,再填次級,自下而上。填土導入園中后,有另外一工人執(zhí)鋤再充分搗碎并予以整平,近株叢并作凹狀穴地,使茶樹干部約十公分沒入土面。其后即全園做成平畦,照式開設排水溝。至此填土工作乃告完成。
清理山場:山場清理,為“填山”最后工作。因為鑿石掘土茶樹時受其壓倒埋沒,或因工作便利捋茶樹綑束,應逐一扶正。四處水溝應再度清理,以免受土淤塞。園中四處草根石塊之移去。水道之清理,取土處所,應再施工以防避坍塌,以及火路之開設等等均為山場清理之要事。
來源:江月何時初照人FS,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