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說的朱砂,與明清時期的朱砂,不是同一個概念。明清時期的“朱砂”偏重的是色澤,即色似“朱砂”,而不是朱砂礦料。明清時期人們通常把紫砂壺“紅之深者”,稱之為“朱砂”,“紅之淺者”,稱之為“海棠紅”(普通紅泥壺)。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朱砂,屬于朱泥的一種,除色相似外,更注重的是“質”(砂)。業(yè)內,通常把成陶后,顆粒凸出,砂質感強的朱泥,稱為“朱砂”。
(朱泥)
朱砂與朱泥,本質上屬于同類泥料,所以礦物組成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朱泥風化時間相對較短,粘土物比例大,石英含量低,收縮性相對較大,燒成溫度相對也低;
而朱砂,風化時間相對較長,已由粘土變成泥巖,石英含量相對豐富,收縮性相對較小,燒成溫度相對也較高。
由于朱泥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相對較低,粘土礦物比例大,相同目數(shù)的泥料,成陶后外觀較為細膩縝密,燒結度高,光澤度好,斷面更接近瓷器,透氣性略遜,朱砂則斷面粗糙,砂質感強,透氣性好。
(朱砂泥料)
從原礦泥料來看,朱砂和朱泥,雖然區(qū)分比較明顯,但做成壺后,有時很難區(qū)分。因為朱泥經過調砂后,即調砂朱泥,與朱砂具有相同的質感。根據(jù)預先的設想,在朱泥中摻入一定比例的半熟砂?;蚴焐傲?,配制成的朱泥,制作出來非常像朱砂,而且明顯提高了成型率和燒成溫度。
朱泥加工的目數(shù)趨小,也同樣具有朱砂的質感,目數(shù)越小,質感越強,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朱砂和人為意義上調砂朱泥,是很難區(qū)分的。
不過,有時調砂朱泥壺和加工目數(shù)趨小的朱泥壺,壺面的顆粒會表現(xiàn)得相對均勻,質感的清晰度略遜。
朱砂壺色澤鮮艷,熱淋變性能相對于朱泥說要好,質感更強烈,透氣性更佳,泡茶色、香、味皆蘊,越數(shù)宿不餿,真乃供真茶之佳具也。
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