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胎果之歌
通向茶山的路,永遠不是平坦的。高一腳矮一腳的顛簸,讓思維也隨著這快慢不一的節(jié)奏,跳動起來。不管怎樣跳,我仍是固守在茶樹全株的利用上面。那是1997年的盛夏,我在居住地“茗都”宿舍的東坡上觀察夏季茶芽的色彩,尺余長的“青桿”下邊,一串串茶果子露著淡紅的臉蛋,著實誘人!于是動手采摘起來,回家“約秤”一斤半左右,我的試驗又開始進行了?;仡櫱皟赡辏脑鹿?、五月果的試制的結果,除了苦澀還是苦澀?,F在流火七月,便將十粒茶果橫切剖面觀察,半園的果心里,盛滿發(fā)亮的晶體,我斷定在短時間內,晶體會轉化為茶果核,即嫩茶種,并隨著灌漿時間的延續(xù),一顆茶籽會慢慢充盈飽滿,晶體是為種籽集聚的濃濃營養(yǎng)體,我想這時開始制作,是最佳時機。
我為晶核嫩茶果設計了黃茶加工工藝。先進攤晾,待青果皮面失水呈棕黃色,立即上籠蒸汽殺青,轉二次攤晾:接下來加溫發(fā)酵,反復三至四次,嗅到有淡淡苦蕎茶味時,立即出箱,攤放四十八小時,散水份,除悶氣;以后接連烘焙四次,敞放 12 小時,再提香兩次即完成整個工藝流程,時值一周。我與制茶工匠、黃茶大師柏月輝品嘗探討,他肯定這是茶產業(yè)中一項重大的發(fā)明,一項有利茶農的重大發(fā)明;他認為口感須好,仍有提高的空間!此后我采了十多斤果,前期攤晾,蒸汽殺青我來做,此后工序月輝谷黃茶坊柏月輝完成。這一輪做出來的成品色澤深黃一致,口感甜香,煮泡兩便,湯色由淺黃到淺紅深紅,口感也隨之變化!柏月輝有三十多年黃茶制作經驗,茶果的發(fā)酵黃變法辦比較多,各加溫、烘焙提香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好,因而效果大不一樣。
有了成功的嘗試,我們決定試制百余斤,提供給茶友們品鑒。果子在哪里去收?因為七月不是采茶果的時節(jié),茶農不會相信采下來會有用處;口頭動員不行,我只得用兩個保溫杯泡上茶果子,在蒙山茶地里向采茶姑娘、大嫂作示范宣傳,從跨包里掏出小茶杯,我先喝一杯,然后見人一杯,都說這茶好喝,我告訴她們這是茶果子茶,并隨手從保溫杯倒出幾粒泡軟的茶果子,這回她們信了,同意采來賣給我。在茶垅里吃完家里送的飯菜,立即著手采果,我在山坡上設點收果,至六時許收有80余斤。當晚聞訊的茶農,連夜送240余斤到徐溝村月輝谷黃茶坊。次日下午,收茶鮮果達400余斤,收到1000 斤時,決定停止收果,許多東山茶農,埋怨不通知他們,因這一輪仍是試制,不便做得太多。根據茶果表面清潔度稍差,增加漂洗工序,延長了攤晾時間,其余工序如舊,結果大獲成功!將試制品介紹給朋友、茶商、茶企,都異口同聲說好。我們將茶果成品定名茶胎果,委托權威檢測機構檢測 10余項成份含量指標,其結果是:無農殘、黃茶素、總糖類、黃酮類物質含量、多氛類、膳食纖維、氨基酸類含量都高出成品茶許多倍!
2019年月輝谷黃茶坊,加工茶胎果成品1000斤,銷售渠道逐漸增多。鑒于茶胎果價格低廉,品味醇和,馨香耐煮泡,湯色口感多變,營養(yǎng)物質豐富的特色而逐步得到公認,其良好發(fā)展前景是不容置疑。
黃茶系列出現新品茶胎果,不但拓寬了黃茶市場,造福于消費者,同時也是創(chuàng)新增效的好項目。最為顯著的效益體現在茶農身上。因為本地區(qū)軋制茶籽油的行業(yè),加工能力極小,沒有收儲能力,每到十一月茶籽成熟落地一文不值,它白白消耗茶樹營養(yǎng),影響夏秋茶產量。而今幼茶果可采摘出售,夏秋茶嫩芽葉產量增加,茶樹發(fā)育良好,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茶胎果上市了,回顧三年試制歲月,甘苦自知,特草數語以記曰:
作者: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