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泡茶時放多少茶葉(投茶量),大家都有自己的做法,最多的應該就是“憑感覺”。
一款茶泡了很多次,自然能掌握合適的分量,但遇到一款新茶,往往摸不著頭腦,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投茶量作為泡茶三要素(水溫、浸泡時間、投茶量)之一,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和協(xié)調性,對口感影響很大。
專業(yè)的朋友通常會有一個電子秤,根據(jù)容器的大小精準稱量克數(shù)。
不過絕大部分茶友不會這么做,而且用稱來稱量,難免少了些泡茶的情趣和自由。
那么今天杯小茶就給大家用圖片展示一些常見的茶,用150毫升的蓋碗沖泡時需要放多少,看到之后相信會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
綠茶用蓋碗沖泡一般投茶3克,紅茶一般5克,大概的量是鋪滿碗底,然后高出一點點。▽
如果是龍井這樣的扁形茶、祁紅這樣比較短碎的茶,體積小,就鋪滿碗底即可。▽
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一般投茶5克,烏龍茶(大紅袍、鐵觀音、單叢等)一般投茶8克。▽
白茶的葉子比較蓬松,比重小,如果是比較松散的散茶,可以像上面一樣放滿蓋碗。如果是銀針,則和綠茶、紅茶的5克差不多。
烏龍茶之間差別會比較大,條形的放夠蓋碗一半以上的量,顆粒形的放夠四分之一即可。
不過烏龍茶的包裝因為工夫茶的普及,很多都會分好小包,一般是8克一袋,比較方便。▽
如果遇到緊壓茶,因為體積縮小的緣故,所以注意不要放的太多,目測比散茶少一半左右。▽
上是一個比較通用的范例,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口感,如果你覺得不夠濃,則多放一些就好。
總之不同的茶葉輕重比重不同,放的量在視覺上也會不一樣,在沒有電子秤的情況下大多靠經驗,經過杯小茶的介紹,希望大家就可以快速的找到合適的濃度,少走彎路。
來源:杯小茶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