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篇 | 看各個時期紫砂壺的特征大揭秘(多圖細節(jié))

科普篇 | 看各個時期紫砂壺的特征大揭秘(多圖細節(jié))

15閱讀 2018-12-17 03:53 茶具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較完整的工藝體系的時期,尤其在嘉靖至萬歷年間,紫砂從日用品陶器中獨立出來,講究規(guī)正精巧,名家名壺深受文人仕宦的賞識,入宮廷、出海外,奠定了宜興作為紫砂之都的基礎。



紫砂壺從明朝到21世紀


明末清初


明代時期紫砂壺使用的泥料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是粗糙的,泥料的目數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



清中期


此時選料篩土較為仔細,段泥:金黃色底泥中夾雜著墨色和赭色顆粒,其間還含著微透明狀的鵝黃顆粒,看起來是平著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狀。紅紫砂(泥):泥中夾有少量淡墨色和鵝黃顆粒,胎骨較為松散,泥光艷,色帶海棠紅,有膏凍之質感。養(yǎng)成后質感細膩,惟光潤感略遜明末清初之紫砂。



清末期


此時紫砂胎土之發(fā)展,更趨向多元化,調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時才開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鐵銹之結晶,白泥之傳世品,如王東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時稀有之物,紫泥中與紅紫泥中隱含之黃顆粒較清中期少,朱泥色紅不如清中期之色嬌艷,質感也較清中期差。



民初


民初之時,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興盛之期,除了知名藝人所作之紫砂壺,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舊之紫砂品。此時紫泥的胎土,若為名工所做,則泥質優(yōu),養(yǎng)之變化快,胎骨堅硬,光澤溫潤。若是一般普通之壺,則色澤枯燥未脫砂土之氣,需養(yǎng)時日久,方可展現出潤澤的質感。朱泥壺則胎骨干而色暗紅,不若前時之鮮艷。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夾雜大量的黃粒子與少許赭色和淡墨色顆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顆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時的堅實。



解放后


1952年底成立宜興紫砂產銷聯(lián)合營業(yè)處,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業(yè)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為紫砂廠。這時期仍秉持傳統(tǒng)之法錘煉,因此泥胎也比較干澀,這時期除了傳統(tǒng)型器,也為了延續(xù)水平壺對潮汕功夫茶泡飲的市場,因此也就生產了許多的水平標準壺。其胎土呈橙紅及紅朱泥胎,橙紅胎土多收自泰國、香港,日本線胎土多為紅及清紅,高溫者為暗紅帶細砂感,也有少數壺描金,但年代略晚,多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國宜興早期的,日本線壺品項較泰國線略細貨,蓋墻多較短。



文革時期


文革時期由於燒窯溫度不高約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澤較淺,且土胎較為松散乾澀。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壺土胎極佳,延用1930至1950年間養(yǎng)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廠,有紅土及紫砂兩種,紅土必為六杯,紫砂必為四杯,但因紅土的壓縮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樣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廠,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廠,因開挖年糕土,或稱豬肝紅,土胎再創(chuàng)第一批的高潮,制壺多以造型小品為重。同時期也生產五形壺,泥料為六十年代小紅泥,但土胎顏色偏紅橙,未泡養(yǎng)前及呈現油光且砂感較為明顯。



70末80初


78-79年,這時期大部分的泥料,所含帶鵝黃顆粒較多,養(yǎng)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稱絕品,80-84年,泥料中除了少量的黃顆粒外,還夾雜了大量的黑細沙般的粒子,臺灣人稱為芝麻砂也就是一般說的甲子土,而82年由第三地轉運及漁船交易已大量進入臺灣,當時以便宜的商品壺為主,(俗稱82小品)因貼有橢圓形MADE IN CHINA標簽也稱綠標或雞蛋標,這時的壺作工算不上精細,但土料絕佳。



80中末期-90初期


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雖保有紫砂土透氣圓潤的特性,卻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獨創(chuàng)性,這段時期的紫砂胎土較暗,泡養(yǎng)后呈暗紫色,容易成為壺友們心中的“紫砂”壺,這段期間的紅土則顆粒較大。



90中期


這時期的泥料土胎硬,色澤漂亮,泥料卻沒80年代的質好,紫泥基本也是拼泥。朱泥呈橘黃及暗紅色。段泥呈粉胎黃及綠黃。


上一頁:深圳茶博會第四日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 千元普洱茶百元出售 有沒有可能就值百元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