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長于山間的植物到杯盞中待人們品飲的茶湯,“茶”經歷了漫長的自然生長周期與極為復雜的加工過程。
“茶之味”的“呈現”(present),是茶樹所提供之物質材料(鮮葉)與人工技藝的相互作用。
福建武夷正巖茶山
(肖坤冰攝,2019年12月)
其中,土壤、陽光、朝向、溫度、濕度、植株密度、雨水等自然環(huán)境因素是決定鮮葉質量的關鍵,而將“鮮葉”轉化為“茶葉”則要靠人所持有的“技術”對“物”進行操縱和把握,茶葉的制作實際上是“環(huán)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茶青特點的準確定位與處理賴于人們對本土環(huán)境的感知,這是一種在地化的(localized)、具身化的(embodied)、手工藝人的“經驗世界”,并且這種經驗性知識也只能與處于同一社區(qū)空間中的群體共享。
“雨林古茶坊”接待茶室
(肖坤冰攝,2019年5月西雙版納勐宋鄉(xiāng)“雨林古茶坊”)
因此,茶葉制作技藝一方面毫無疑問是屬于儲藏于茶工身體內的“個體知識”,以身體為技藝之儲存載體,不能為外力所轉移或剝奪;另一方面又是內嵌于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及被環(huán)境所吸納的,通過建立于共同的物質環(huán)境之上的共同經驗與感官觸覺,只有當地人才能夠領會。
品茶——就純粹文化上的意義而言,是一種完全個性化和實時性的行為。
茶園里的嫩芽,一芽二葉的標準采摘。西雙版納“光芒山萬畝矮化古茶園”
(肖坤冰攝,2018年冬)
人們對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體器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中,不僅不同的主體對同一款茶會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體在具體情景下對某一款茶的感官經驗也是不可復制的。因此,品茶實際上是一個指向差異化和個性化的過程,人們在此過程中被鼓勵表達各自差異性的感受。
茶山中的少數民族
(肖坤冰攝于西雙版納勐宋鄉(xiāng)保塘古茶園,2019年5月)
對于品茶的主體而言,當人們在消費和品評茶的味道時,實際上已經包括了兩個階段的“感知”過程:
四川成都雙流彭鎮(zhèn)觀音閣老茶館
(肖坤冰攝,2019年9月)
第一階段是吸收與接受了前人及周圍的人對于茶香的特殊感官經驗解釋——這種“吸收”通過多次飲茶實踐已經轉化為一種儲藏于身體中的嵌入知識(embeddedknowledge);第二階段為運用這一套集體性的感官經驗與語言邏輯表達個體在品茶時的獨特身體感受。
就茶這一客體而言,其“香味”的呈現也包括兩個階段:
第十二屆武夷山“茶鄉(xiāng)杯”茶王賽大眾評審區(qū),武夷山星村鎮(zhèn)
(肖坤冰攝,2019年11月)
第一階段是茶工們通過技術手段作用于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與物質,從而使一種自然屬性的植物葉子轉化成主體化(subjectification)之茶葉,這是茶味之初現(present),是“環(huán)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結果;
第二階段的過程則更為復雜,包括物質環(huán)境、身體器官、話語、市場價值、實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調適互動。
第十二屆武夷山“茶鄉(xiāng)杯”茶王賽后臺專家評審區(qū),武夷山星村鎮(zhèn)
(肖坤冰攝,2019年11月)
品茶——不僅僅是茶香傳達給人體感覺器官的客觀化的生物刺激,同時還包括著能動者身體經驗通過一套給定的文化圖標所作出的價值判斷,這是茶味的再現(represent),它是真實世界的反映(reflectionoftherealworld)。
來源:坤冰觀茶,作者:肖坤冰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