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品質客觀評價標準缺位的前提下,售價的尺度更不可靠。
所有圍繞茶葉消費話題的爭論,最終都可以在“好茶”還是“劣茶”的質疑聲中找到癥結。真實的茶桌上,茶的品牌、價格、包裝等外在因素退居次要位置,開湯表現決定一切。而在開湯之前,用戶對茶葉品質的任何質疑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為這個行業(yè)最欠缺的就是相對客觀的品質評價標準?!昂貌桦y界定”,若論買茶的難度,事實上要比購買衣物、數碼產品等日常消費品高出太多了。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日前發(fā)布的《2018中國茶葉消費市場報告》指出,“好茶難界定是限制茶葉消費增量市場的重要因素,行業(yè)內雖然早已建立起了以感官審評為核心的產品判斷體系,但對消費者卻并不實用,售價仍然是消費者判斷茶葉品質重要依據,卻也是行業(yè)信任危機產生的根源之一。”
這段論述正是當下茶行業(yè)信任危機的集中反映。商家對外宣稱的“好茶”,未必就是用戶認可的好茶,其中既有認知的落差,也有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傲慢與偏見,更有商家為了超額利潤不負責任的鼓吹。都說餐飲行業(yè)“眾口難調”,茶行業(yè)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眾口”幾乎無法可調。
即使行業(yè)內沿用已久的感官審評法,對茶葉品質的判斷也不可能絕對客觀、公正。評茶員的嘴是肉長的,既然是“感官”審評,顯然做不到的機器一樣的精確、冷靜。這種模棱兩可的評價體系,帶有濃重的唯心主義色彩,與傳統文化諸多領域一樣,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由此得出的結論就可想而知了。何況多數用戶并不清楚什么是感官審評,買茶的過程往往帶有極大的盲目性。
能買得起自認為“好茶”的用戶,相信多數都是精明人。為了對抗品質的不確定性,只能從最樸素的消費信條出發(fā)——好貨不便宜。以售價衡量品質,卻正中了一些商家的下懷,做生意的誰不想盡可能多賺一點???
茶葉品質客觀評價標準缺位的前提下,售價的尺度更不可靠。但實際情況是,許多人樂意為自己的虛榮心買單,也算求仁得仁了。
商家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危機”始終存在。真正精明的用戶退而求其次,會自覺在價格與品質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就算是買到的茶不大對口味,起碼荷包不會虧太多。相反,追逐過度營銷的品牌,為品牌故事“溢價買單”,無一例外都是喝茶的門外漢。內行都很難界定的“好茶”,外行就更喝不出個所以然,被坑也就沒法子了。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yè)內近年來涌現出的“無品牌化”現象,逐步由綠茶、烏龍茶、紅茶等散裝茶向普洱茶等成型茶領域擴散。山頭茶“白綿紙”包裝、私人訂制現象,往往同高端消費群相關。品牌產品不再被信任,因為這部分精明用戶更相信自己對“好茶”的判斷,而非廠家的說辭。
“無品牌化”盡管小眾,卻是撐起山頭茶原料價格的有生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解構了品牌廠商對所謂“高端市場”的話語權。
從傳統消費領域可以找到“無品牌化”的原型,比如“無印良品”。扔掉logo,回歸茶葉作為消費品的本質,這是對抗任何“品質不確定性”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