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是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歷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以茶為題的詩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關于武夷茶的。
下面就帶大家欣賞幾首至善至美的茶詩,與君共品。
《謝尚書惠臘面茶》
唐·徐夤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最早的武夷茶詩,可能要數(shù)唐代徐夤的“尚書惠蠟面茶”了。這首詩也是目前僅存的一首唐代武夷茶詩。唐時武夷山產(chǎn)的是蠟面茶,但尚未出名,遠比不上顧渚,湖州,四川等地的茶。所以,唐代的茶詩中,很少涉及武夷茶。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窺見當時武夷茶發(fā)展一斑?!跋吣咎m船”一句,說明其時武夷茶生產(chǎn)已有一定規(guī)模,并且是通過木船運出去的。今天的武夷山星村與下梅村,就是當年茶葉集散的兩個碼頭。
《和錢安道惠寄建茶》
宋·蘇東坡
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
胸中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
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知真味永。
“骨清肉膩和且正“句,形象地描述了武夷茶的滋味特點,點出了骨為茶湯的稠厚細膩,香氣如縷凝聚,綿綿不絕,香久益清,味久彌醇;成為后來巖韻比喻的濫飭。
《建安雪》
宋·陸游
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
雪飛一片茶不憂,何況蔽空如舞鷗。
銀瓶銅碾春風里,不枉年來行萬里;
從渠荔子腴玉膚,自古難兼熊掌魚。
在陸游的眼中,武夷茶是天下最好的茶。不過,要使它達到最佳香味,還須老天來保佑。冬天下過雪,春天茶才好。這就有點“瑞雪豐年”的意思了。
《武夷茶》
元·趙若槷
和氣滿六合,靈芽生武夷。
人間渾未覺,天上已先知。
石乳沾余潤,云根石髓流。
玉甌浮動處,神入洞天游。
趙若槷在《武夷茶》詩中,用“石乳沾余潤”表達了武夷茶猶如石頭中流出的乳汁,受到陽光雨露滋潤的同時,沾染了巖石的精華,因而品質(zhì)特別的出類拔萃。但他意猶未盡,又用了“云根石髓流”,再次強調(diào)武夷茶是從云的根部(武夷山有云窩之稱,因此趙若槷說是“云根”),石頭的縫隙里,流出來的石髓。趙若槷在一個句子里,連用了兩個“石”字,相當感性地表達了他體悟到的,武夷茶與巖石關系的緊密,以及所特有的巖韻特征。
《夜宿天心》
明·胡瀅
云浮山際掩禪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徑石寒竹影下,紅袍味里夜可無?
詩中“天心”指天心巖,是武夷山的核心產(chǎn)茶區(qū)之一。天心巖在武夷山東北部,這里是武夷山的中心,珍貴的大紅袍母樹便生長于武夷山天心巖的九龍窠峭壁之上。所以這是一首描寫武夷大紅袍原產(chǎn)地的茶詩妙句,也是我國最早贊美大紅袍的茶詩。
《謝人惠茶》
明·潘允哲
長日燕臺正憶家,故人新惠故園茶。
茸分玉碾聞蘭氣,火暖金鐺見雪花。
漫道玉川陽羨蕊,還如鴻漸建溪芽。
泠然一嗓煩襟滌,欲御天風弄紫霞。
武夷茶好,泉水亦佳。這種山泉含有少量有益礦物質(zhì),用來泡茶,湯清,味甘,香純。
明代陳觀有詩贊曰:
絕獻參差翠色連,白云一逕入壺天。
客來不屑求丹井,惟愛新茶煮石泉。
《詠武夷茶》
清·陸廷燦
桑寧經(jīng)傳熟見聞,彈琴喜訪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
醒睡功資宵判牒,清神雅助書論文。
春雷催出仙巖筍,雀舌龍團取次分。
清代江蘇嘉定人陸廷燦,曾在武夷山下的崇安縣做過一任知縣,對武夷茶倍加贊賞。
詩中他不僅對武夷茶作了形象的描繪,而且極力稱道武夷茶在“清神”“醒睡”上的功效。
清人邱華岳也在《重游復古洞》一詩中談到武夷茶在止渴、益思上的益處。他說“得品茶香渴已減,重吟詩好興猶增”。
THE END
※文章圖片源于網(wǎng)絡非盈利用途,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今/日/推/薦
繼昌
本系
金標·肉桂
¥1280(200g,25泡)
繼昌
本系
紅標·肉桂
¥580(224g,28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