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jù)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fā)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fā)酵)、白茶(輕微發(fā)酵)、黃茶(輕發(fā)酵)、青茶(半發(fā)酵)、黑茶(后發(fā)酵)、紅茶(全發(fā)酵)。
在這六大茶類中,有一類茶,它即保持了紅茶的醇厚,又有綠茶的清香,還具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它就是青茶。
烏龍茶的傳說
青茶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烏龍茶,烏龍茶名字的由來和產(chǎn)生,還有著傳奇的色彩。
據(jù)《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記載,在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xiāng)南巖村里有一個退隱將軍,他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xiāng)親們都叫他“烏龍”。
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是,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
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
于是一家人經(jīng)心琢磨并反復試驗,經(jīng)過萎雕、搖青、半發(fā)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
烏龍茶的分類
烏龍茶的產(chǎn)區(qū)主要有四個,分別為:廣東、閩北、閩南、臺灣,按照這四個產(chǎn)區(qū),可以分為:
廣東烏龍:
它的主要產(chǎn)區(qū)在廣東東部的潮安區(qū)、饒平縣、汕頭市等地。
主要的品類有鳳凰水仙、鳳凰單叢、嶺頭單叢等。
閩北烏龍:
它的主要產(chǎn)地在福建北部,包括崇安、建甌、建陽、水吉等地。
主要的品類有大紅袍、武夷巖茶、肉桂、水仙、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shù)取?/span>
閩南烏龍:
它的主要產(chǎn)區(qū)在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
主要品類包括鐵觀音、黃金桂、閩南水仙、永春佛手、白芽齊蘭等。
臺灣烏龍:
它的主要產(chǎn)區(qū)在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宜蘭等地。
主要的品類有凍頂烏龍、東方美人、文山包種、梨山茶等。
除此之外,烏龍茶還可以按形狀來分類,主要有:
條索形烏龍茶:常見的有文山包種、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等。
顆粒形烏龍茶:常見的有鐵觀音、凍頂烏龍等。
束形烏龍茶:八角亭龍須茶是捆扎成束狀的茶。
團塊型烏龍茶:漳平水仙是烏龍茶中的緊壓茶。
若按發(fā)酵程度來劃分,則可分為:
輕度發(fā)酵茶(約10%—25%),以文山包種茶以及鐵觀音為代表。
中度發(fā)酵茶(約25%—50%),以武夷巖茶、閩北水仙以及廣東鳳凰單叢為代表。
重度發(fā)酵茶(約50%—70%),以東方美人為代表。
一提起烏龍茶,不得不提的便是它的香氣,烏龍茶的茶香基本可以分為:
1、清香:清新高揚的香氣,如清香型鐵觀音。
2、花果香:似花又似果的豐富香氣,如鳳凰單叢。
3、火香:由于焙火而形成的烘烤香,如大紅袍。
4、奶香:一些品種特有的牛奶般的香氣,如金萱。
5、蜜香:發(fā)酵程度高會帶蜜糖甜香,如東方美人。
烏龍茶的沖泡
飲茶最注重的肯定是茶湯的口感,想要泡出一壺好的烏龍茶,應該怎么辦?
01
選擇對的茶器
沖泡烏龍茶,最好是用蓋碗或紫砂壺,蓋碗沖泡出的烏龍茶更鮮爽,紫砂沖泡出的烏龍茶滋味更為溫潤,且茶葉更耐沖泡。
02
控制好茶量
沖泡烏龍茶時,用的茶量一般以裝滿紫砂壺、蓋碗容積的 1/2為宜。當然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口味的濃淡相應地增減茶量。
03
適當?shù)乃疁?/span>
沖泡烏龍茶時,要求水沸立即沖泡,水溫高,更能讓茶葉快速出湯,茶味也更濃、香氣更高,更能品出烏龍茶特有的韻味。
除此之外,還需注意的是,沖泡烏龍茶時,要先用沸水燙茶器,提高茶器的溫度,才能讓茶湯更有韻味。
04
把握好出湯時間
沖泡烏龍茶時,泡的時間要由短到長,隨沖泡次數(shù)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沖泡烏龍茶的第一泡茶水要倒掉。一方面是為了衛(wèi)生起見,可以沖掉茶中的雜物和茶灰;另一方面是為了醒茶,有利于茶葉的舒展、茶湯的滲出以及茶香的溢出。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重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