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平原向西南行進,二郎山一過,霎時碧空如洗。高山峽谷,雪山環(huán)繞,這是茶馬古道從成都平原進入藏區(qū)的第一站,和100多公里外的成都,已是迥然不同的光景。
“蒲瀘一家親”“攜手沖刺 脫貧奔康”……山坡上,一片片整齊的茶園與巨幅宣傳招牌都在昭示著這里的變化:種茶樹、養(yǎng)蜜蜂、種櫻桃、搞民宿……昔日的馬鈴聲聲猶在耳邊,在蒲江縣的對口支援下,瀘定縣曾經貧瘠的山村已換了天地。
【講述·我的受援故事】
從奔騰的大渡河谷一路向上,海拔1800多米的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zhèn)紫雅場村,樹林連綿成片,山頂云霧繚繞,山坡上的茶園反射著陽光,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青翠。
趁著清晨的好天氣,51歲的王美蓉拿出竹簍和修枝剪來到自家的茶園中,一邊采摘,一邊修剪,口里還念叨著技術要點:現(xiàn)在采兩葉一芯,主干保留到1.2米……
“蒲江的專家說了,不同季節(jié)茶葉采摘的規(guī)格不同,采完就要修剪整齊,明年春天的嫩芽才能發(fā)得好!”王美蓉四下望了望,滿意地笑了,“現(xiàn)在這兩畝茶園成了我們全家的希望,沒想到,種了一輩子茶,這兩年總算摸到門路了。”
懷疑
我們種了一輩子茶,還要你來教?
■聽說茶葉的價格還能翻幾番,王美蓉根本不信,“我都種一輩子茶了,茶葉收益有多高,難道我還不知道?”
說起紫雅場村的茶葉,王美蓉很是驕傲:“從我記事起都知道咱們這里的茶葉很有名,以前可是貢品呢!”
紫雅場村海拔1800多米,這里陽光充足,雨霧充分,優(yōu)越的生態(tài)、氣候、土壤條件,讓這里的茶葉內含物質豐富,口感鮮香清爽,品質格外優(yōu)良。加之這里歷史上就屬于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據(jù)瀘定縣志記載,紫雅茶在清朝年間就是土司進貢清廷的貢品,在當?shù)匾呀浢麣獠恍 ?/p>
不過,王美蓉的驕傲很快被驚訝替代了。當蒲江縣對口支援工作隊第一次來到這里,告訴村民“只要標準化程度提高,這里的茶葉價格起碼高幾倍”時,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拔覀兌挤N了一輩子茶了,茶葉賣得到好多錢,還要你這個年輕小伙子來教我?”
王美蓉口中的年輕小伙子,是蒲江縣援藏隊派駐到紫雅場村的駐村隊員鐘濤,從四川農業(yè)大學茶學專業(yè)畢業(yè)的他,已經從事了十多年茶葉產業(yè)工作,是個不折不扣的“茶專家”,因此,當對口支援工作隊來到這里,他一眼就瞧上了這個村,自告奮勇地駐扎到這里,準備帶著村民大干一場。
“都是茶葉,還分雀舌毛峰紅茶黑茶?”“什么?茶葉不只是春天,還可以一直采到9月?”“管理得當產量可以增加幾倍?”聽到鐘濤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的宏圖大志,王美蓉和村民卻是連連搖頭,“他說得好聽,但我們就是覺得不可能?!?/p>
2017年10月,當蒲江縣成佳茶鄉(xiāng)同心社區(qū)的茶農歷經整整一天,背著精挑細選出來的1萬多株茶苗來到紫雅場村時,尷尬的一幕出現(xiàn)了:空蕩蕩的壩子里只有一兩個村民,免費送來的優(yōu)質茶苗竟然沒有人領!看到隊員們滿頭大汗的樣子,王美蓉覺得心里有些不忍,“鐘濤他們挨家挨戶來勸我們,我覺得很過意不去,想想反正不要錢,就試一試吧。”半信半疑地,王美蓉領到了2畝茶苗,在鐘濤等人手把手的指導下,在屋后的玉米地里走出了標準化茶園的第一步。
轉變
太震撼了,我也想要蒲江那樣的茶園!
■去蒲江參觀了5天,回到家的王美蓉成了小喇叭:太震撼了,我也想要那樣的茶園!
茶苗種下去了,但大家的信心并沒有多少增長,有的村民甚至“嫌棄”鐘濤婆婆媽媽:“他老是叫我們這樣那樣,一會兒要剪枝,一會又要翻地,采茶也要按他們的標準來……”王美蓉回憶起當時的感受,“太麻煩了!”
可是,當王美蓉等人到蒲江成佳鎮(zhèn)的茶山扎扎實實地參觀了幾天,“麻煩”的感覺卻變成了“震撼”。2018年4月,蒲江對口支援工作隊組織紫雅場村村民免費到蒲江參觀,還沒下車,大家便被車窗外的景色震驚了:只見青翠的茶山連綿起伏,整座山上全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茶樹,穿著圍裙,背著竹簍的茶農正按照企業(yè)的要求采摘茶葉,“這就是標準化茶園,茶樹的高度一樣,株距間距都是統(tǒng)一的……”一邊看,鐘濤一邊耐心地給大家解說,“其實紫雅場村的高山茶品質更高,我們好好干,以后掙錢得很!”
接下來的現(xiàn)代化茶葉加工廠更是讓村民開了眼界?!坝芯G茶、紅茶、黑茶,從殺青到理條再到揉捻、發(fā)酵、烘干,全是流水線生產,還有單獨的手工茶,都是一片茶園里出來的茶葉,但花樣好多,價格也不一樣,咱們的鮮葉才賣50元每斤,可人家這些制好的茶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元一斤呢,真是想都想不到!”
5天的參觀結束了,回到村上那段時間,王美蓉成了村上的“小喇叭”,逢人就說她在蒲江的所見所聞。從那時開始,村民終于心服口服地按照鐘濤的要求搞起了生產,“我們也想要蒲江那樣的茶園!”
憧憬
我們紫雅場村的茶葉要賣到全國
■品質好了,品牌有了,咱們紫雅場村的有機高山茶要香出茶馬古道,賣到全國!
從紫雅場村村委會遠遠望去,山上一片青翠的茶園內,一幢紅房子格外醒目——這是蒲江對口支援工作隊為紫雅場村集體修建的自動化茶葉加工廠。
工廠剛建好,設備正在陸續(xù)進場,王美蓉和幾名村民也過來看稀奇。“這是殺青機,這是理條機,制作雀舌等綠茶要用到;那邊是揉捻機,清明過后的茶葉就可以用這個做成毛峰;這臺是發(fā)酵設備,紅茶、黑茶都用得上;很快還會有烘干和提香的機器?!辩姖钢髋_設備一一介紹,“有了自動化工廠,就能做出各種等級和品類的茶,品質更穩(wěn)定,價格也高多了!”
雖然一臺設備也不認識,王美蓉卻很期待,今年村上試著建了一個簡易加工廠,只能以手工制茶為主,王美蓉家的2畝老茶園就已經破天荒地賣了3000多元錢,“以前每年就賣個幾百元錢,等我新種的兩畝新茶有收成了,估計還要翻個番!”
全自動加工廠即將投入使用,蒲江對口支援工作隊又在謀劃一系列新動作:為茶園和工廠申請SC認證、有機認證和質量安全認證,以及打造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從根本上解決紫雅場村茶葉發(fā)展的長遠問題。
“品嘗一下我們的雪域紫雅?!辩姖延浾邘У酱逦瘯?,拿出一盒茶葉,只見牛皮紙的外包裝設計融入了當?shù)靥厣臑o定橋、大渡河、雪山等元素,生態(tài)氣息撲面而來,盒子里是單獨包裝的小袋茶葉,打開一包,用玻璃杯沖泡,湯色清醇、回味甘甜,整個屋里都洋溢著綠茶的清香。
“我們把紫雅場村的茶葉帶到成都農博會、四川省茶博會、廣交會等展會去推介,反響非常好,許多客商自發(fā)找上門來,今年的雪域紫雅已經賣到每公斤800多元,紅茶也早就賣完了,現(xiàn)在我們正在開發(fā)黑茶系列?!?/p>
如今的紫雅場村已將茶產業(yè)作為主導產業(yè),目前已建成800畝高山有機茶基地,未來2至3年還將增加1000畝,并依托蒲江縣的渠道打通了電商平臺,“我們紫雅場村的茶葉要‘香’出茶馬古道,還要賣到全國!”王美蓉憧憬地說。
【心聲·我的對口支援歷程】
“退堂鼓”敲了兩次
但他選擇了堅守
“我們再組織一批茶苗,你們還想要嗎?”“我要!”“我也要!”……
今年的茶葉銷售已進入尾聲,蒲江縣援藏隊派駐到紫雅場村的駐村隊員鐘濤又開始準備茶葉基地的擴大事宜。聽到村民踴躍地回應,他眼睛笑成了兩道彎月:“太不容易了,幸好當初沒放棄?!?/p>
“2017年剛來的時候,我一腔熱情,沒想到迎頭就是一瓢冷水。”鐘濤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紫雅場村,恰逢塌方道路中斷,村支書騎著摩托來接他上山,車輪在懸崖邊上直打滑。鐘濤兩只手死死抓著村支書,下車才發(fā)現(xiàn),對方肩膀竟被抓出了青紫的淤血!“我當時就想,茶葉是個需要標準化、現(xiàn)代化程度較高的產業(yè),這里條件這么差,要不就算了,換個地方搞?”
“退堂鼓”只敲了一晚上,第二天,鐘濤便上山看茶園、問情況,“基礎設施雖然差,但種茶的環(huán)境很不錯啊,只要管理好,還是很有希望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用村民的話說,鐘濤仿佛“打了雞血”,在山上仔細搜尋合適的種植地、回蒲江請技術人員、聯(lián)系免費茶苗、為村民制作技術要點……很快,蒲江成佳鎮(zhèn)同心茶葉合作社免費贈送的6萬株福鼎大白茶苗送來了。不巧的是,當天山路又斷了,可他還是興沖沖地和來這里的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尹嘉奇等幾位支援隊員一起,頂著烈日來回走了十幾趟,用背篼把茶苗背上了山。
可是,沒有人要。許多村民寧可繼續(xù)種玉米也不相信鐘濤描繪的藍圖,鐘濤熱情高漲的心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怎么辦?徹底放棄了?
“其實,將現(xiàn)有的茶園做一些簡單改造,請蒲江的茶葉企業(yè)過來收購一些,做點代加工,也能提高收入。”那段時間,鐘濤的腦子里不斷跳出這樣的念頭??伤妓髁季茫€是不想放棄,于是,挨家挨戶做動員,終于將600株茶苗下地了。
茶苗下地,信心便更加堅定。他擰著一股勁,培訓沒人來就自己上門去教;農戶不會加工就自己帶頭搞,3年的時間,800畝茶園建起來了,加工廠有了,品牌也注冊了,每畝幫助農戶增收了3000元左右,鐘濤的付出有了回報,“最關鍵的是,他們的意識轉變了,就算今后我們不在這里,留下這片茶山也能帶富一方,真正幫助他們走上奔康的道路,現(xiàn)在看來,我的堅守是值得的!”
【對口支援·實事說話】
蒲江和瀘定,二郎山的兩頭,既有著產業(yè)的延續(xù),也有著資源的互補。自2016年9月蒲江縣對口支援瀘定縣以來,按照兩縣“互補型、跨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定位,聚焦產業(yè)發(fā)展、民生事業(yè)、智力幫扶等重點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527.9萬元,實施對口支援項目127個,為山那邊的貧困地區(qū)注入了新鮮血液,讓瀘定在甘孜州率先脫貧、率先奔康。
突出發(fā)揮兩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ōu)勢,蒲江縣共規(guī)劃出產業(yè)發(fā)展、民生保障、智力幫扶等8大類18個大項目,細化實施海子村脆紅李、紫雅場村茶葉、和平村雪桃等產業(yè)支援項目65個,從選擇極具代表性和輻射帶動性的貧困村著手包裝了加郡鄉(xiāng)海子村、冷磧鎮(zhèn)黑溝村兩個定點支援整村提升打造項目,并根據(jù)瀘定民生保障和人才需求編制了教育保障、醫(yī)療保障、就業(yè)幫扶、智力援建、基礎設施等項目62個。
其中,借鑒蒲江雄厚的茶產業(yè)基礎,助力瀘定紫雅場村高山有機茶產業(yè)發(fā)展,已打造出“雪域紫雅”高端茶葉品牌;吸收蒲江農文旅融合發(fā)展經驗,助力瀘定打造特色民宿,蒲江參與支援的海子山康養(yǎng)度假區(qū)成為瀘定9個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之一;依托蒲江辦節(jié)辦會經驗,在蒲江、瀘定兩地共辦櫻桃節(jié)6場;引入蒲江“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社會資本”等利益聯(lián)結機制,通過雪桃產業(yè)示范園、“貢嘎中蜂”等支援項目,助力瀘定實現(xiàn)農戶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為瀘定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貢獻力量。
一邊發(fā)展產業(yè),蒲江縣還動用一切資源幫助瀘定對外推廣。梳理瀘定的資源優(yōu)勢和投資環(huán)境,蒲江縣投入資金幫助制作瀘定縣招商引資宣傳片,開展聯(lián)合招商引資活動6場次,協(xié)調兩縣聯(lián)合舉行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促成瀘定縣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83.1億元;組織瀘定企業(yè)和農特產品參加第23屆新春年貨購物節(jié)、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xiàn)代農業(yè)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有機產品博覽會等9場次,有效提升了瀘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記者手記】
懷揣堅定的信念 用行動肩負起責任與擔當
“秋風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辭辛苦與君嘗?!?/p>
從興隆鎮(zhèn)和平村養(yǎng)蜂大戶張洪彬家的院子里放眼望去,遠處崇山峻嶺,山巔云卷云舒。張洪彬說,他家養(yǎng)的蜜蜂就在山巔采集狼牙刺、五倍子、黨參等中藥材花粉,因此,和這一帶的養(yǎng)蜂戶一樣,他家的蜂蜜總能賣個好價錢。
張洪彬家的蜜蜂僅生活在藏區(qū)一帶,名叫貢嘎中蜂。貢嘎中蜂耐寒、活動敏捷、抗病能力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它們不畏嚴寒酷暑,常年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山間穿梭,采集高山上零散的蜜源,它們用絢爛而短暫的一生,只為帶來那一口甘甜。
回轉身去,蒲江縣對口援助瀘定工作隊隊長吳孟賢正和張洪彬攀談著今年的蜜蜂增收情況。“蒲江縣新增財政幫扶資金277萬元作為獎補資金,激勵成都三千米甜蜂業(yè)有限公司落戶瀘定發(fā)展的‘貢嘎中蜂’養(yǎng)殖支援項目,現(xiàn)在已經累計發(fā)放貢嘎中蜂7500余群,幫助全縣38個貧困村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示范帶動800戶以上貧困戶增收?!眳敲腺t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身旁飛過的貢嘎中蜂也似乎成了他和其他對口支援隊員的化身,他們從舒適的成都平原來到高原瀘定,懷揣堅定的信念,用行動肩負起責任與擔當,他們將藏族同胞的利益裝在心里、舉過頭頂,排除千難萬險,因地制宜推動當?shù)匕l(fā)展;跋山涉水,進居入戶,訪貧問苦,為藏族同胞送上溫暖與關懷……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書寫著一個大大的“愛”字,甜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
[編輯:李孟秋]
來源:成都日報 方明遠 嚴斌 陳泳 攝影 于譚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