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用光陰去打磨粗糙的生活,他們?yōu)榱税l(fā)出自己的聲音忍受孤獨。他們以精純的匠藝之心去守護(hù)技藝和生活,構(gòu)筑起一個人情味的世界,為歲月留下歷史痕跡。他們擁有著強烈的自尊心,這份工作做得好與壞和他們的人格榮辱密切相關(guān),工作就是他們的人生,是他們眼中的藝術(shù)。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可以創(chuàng)造生命力的奇跡,每一件作品就是他們自己。
匠人與匠人之間是能彼此理解對方的孤寂,他們彼此尊重,有自己的語言體系和交流方式。所以就有了這趟白茶匠人與巖茶匠人訴說彼此的旅程。
作為鼎白茶的創(chuàng)始人,專注白茶手藝30余年的手藝人,王傳意是這趟旅程的發(fā)起者,每年,他都會邀請不僅限于茶的手藝人來鼎白的山海茶園喝茶聊天,也會前去拜訪那些令人尊敬的手藝人。這一趟,王傳意帶著他的私房茶,去到武夷山,拜訪幾位早已備受尊敬的匠人,還有幾位聲名鵲起的年輕手藝人。
武夷巖茶的傳奇,劉國英先生是王傳意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超級手藝人,自然是拜訪的第一站。劉老師2007年親身創(chuàng)制的“空谷幽蘭”,現(xiàn)今早已被奉為“神作”,代表了武夷巖茶至高的技藝和肉桂所能提供的味覺巔峰。
夏末秋初,白茶最繁忙的制茶季剛過,巖茶也是,當(dāng)前都在忙著碳焙,所以,我們能喝到空谷幽蘭的半成品,所謂半成品其實已經(jīng)是接近成品,后面所需的只是時間,褪去火氣,就是成茶。和白茶一樣,需要待火氣褪去,方能交付于消費者之手。所以,并不急于上市,只有當(dāng)它能提供完美體驗之時才能稱之為“成品”。
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因為稀少,雖然每年喝到的次數(shù)極少,但最初的驚艷早已將它的滋味銘刻于心。所以,王傳意先生將空谷幽蘭列為最讓自己享受的巖茶,并稱之為“是可遇不可求的巔峰”。
美國漢學(xué)家比爾·波特寫過一本《空谷幽蘭》,這是一部關(guān)于中國隱逸文化及傳統(tǒng)的書。他提煉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讀書只是飽腹,修行才可飽心。
做茶也是如此,堅守手藝更是。制茶只是飽腹,當(dāng)專注于其中通過技藝的實現(xiàn)獲取最大的滿足感,才可飽心。
劉國英,王傳意,包括后來拜會的陳德華老師,都是這樣的手藝人,面對一筐茶青,始終保持激動與澎湃,期待讓它們在自己手里上演完美落幕,讓技藝也得以有最大價值的實現(xiàn)。一杯讓手藝人滿意的茶里有自己的語言,或古典華麗,或樸實溫厚,是可以讓時間暫停的神奇介質(zhì),讓人驚艷,它們追求這種驚艷給所帶來的刺激感。于是,手藝人見過的每一片云、吹過的每一陣風(fēng),消磨在茶園的每一分鐘,都不是無用的。
所以,劉國英先生今年又推出了“臥石讀茗”,是繼“空谷幽蘭”后又一精雕細(xì)琢的大作。很難想象,它還能提供繼空谷幽蘭之后,更豐富的滋味,它既是升級版,又是姐妹篇。如果說空谷幽蘭是不疾不徐,潤物細(xì)無聲,臥石讀茗則是熱烈的,是狂風(fēng)暴雨的,它們抓人,驚艷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比起巖茶的直接,白茶講究的是毫香蜜韻,總體滋味是淡雅的,注重時間帶來的力量。劉國英老師和夫人是喝過鼎白的2010白毫銀針的,這是一款在白茶領(lǐng)域被奉為巔峰的陳年銀針,它代表了現(xiàn)今最完美的陳年銀針口感。劉老師喝到的時候是驚嘆的,雖然喝過陳年銀針,有的甚至年份更久,但沒想到是,這款2010白毫銀針經(jīng)過轉(zhuǎn)化之后是這樣的迷人,也重新審視白茶的價值。
同樣的,這款2010銀針也收到瑞泉圣匠的創(chuàng)制人的極力褒獎。瑞泉是武夷巖茶的大家,瑞泉圣匠作為其最頂級的產(chǎn)品在巖茶資深客中流傳,作為武夷巖茶首批非遺傳承人的黃圣亮,是這款茶的創(chuàng)制人。平日里他對其他茶類也多有涉獵,他喜歡回甘好、平衡性好的茶,不在意它是淡還是濃,關(guān)鍵在于香氣滋味的平衡性。他認(rèn)為2010就滿足了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甜度非常好,回甘也好。白茶口味是輕輕柔柔的,但并不意味著滋味就是淡的,同樣也可以是有力量的?!?/p>
黃圣亮、王傳意二人,對茶的審美邏輯是頗為相似的,他們都從祖輩、父輩傳承了手藝,雖然初次見面,但很快便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王傳意喜歡瑞泉的博物館,除了一些老物件,記錄了企業(yè)發(fā)展歷程,成為文化資產(chǎn)的老茶,特別打動人。從2003年開始,黃氏兄弟便有計劃地存茶,每年存5000罐,每罐100克。
王傳意先生對老茶的口感長期保持著極大的好奇心,在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先生那里,一泡2008的奇種,讓一行人眼睛發(fā)亮。陳德華先生是王傳意極為尊敬的師者,陳老師的兒子陳起先生也是子承父業(yè)的優(yōu)秀制茶手藝人。
手藝人之間的交流是輕松愉悅的,他們用彼此熟悉的語言在對話:采摘,工藝,焙茶,對香氣的理解,對茶湯的要求,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和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各自又是如何理解?真是難得一見的交流。
制茶不是件容易的事,制茶的手藝是靠身體來記憶工作程序,靠眼睛和手來衡量工作水準(zhǔn),在漫長的歲月中學(xué)會技藝。技藝的傳承,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教授,需要在一起生活中一點一點感受,效率很低,需要用光陰去細(xì)細(xì)打磨。而技藝的進(jìn)步完全來自于溫故而知新,即重復(fù)做同樣的事情而又有所感悟,有所創(chuàng)新,他們在這人們用肉眼看不到的進(jìn)步中獲得快樂。他們的交流,作為局外人,雖然不能全聽懂,但卻能感受到彼此對對方的欣賞。
盡管巖茶白茶工藝不同,費力程度不同,但所費的心思是一樣,對技藝追求的方式幾乎也是一樣,比如它們都是晚上11點后,一切都安靜下來,會去喝上很多茶,自己做的樣品,或者別處收集來的,會喝很多。他們從每一個茶的口感中去總結(jié)優(yōu)缺點,并對應(yīng)每一個茶下一次做的時候需要去完善和注意的環(huán)節(jié)。
手尚工夫的制茶師也是如此,這次拜訪,創(chuàng)始人陳志強出差未歸,但一起制茶的吳佳星招待了我們,“樅來舊事”,“遇強則強”兩款極具霸氣的茶,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心神。
商品經(jīng)濟(jì)的潮流看似沖淡了我們對自然的依戀,我們以為可以脫離這種聯(lián)系,可當(dāng)那一刻來臨,來自自然的震撼、靈與物的沖擊,會擊潰你的理性,骨血里對自然的崇拜、對文化的感激會被立馬喚醒。
武夷山最令人敬佩和羨慕的,是有一群年輕一輩的制茶師,30多歲就已經(jīng)掌握技藝,并且他們之間的交流更多,他們與喝茶人的交流也多,他們對味道的未來,對技藝如何致力于未來,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比如福蓮嘉葉的何世安先生,他與王傳意先生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從小時候被家里人逼著做茶,到后來為了生活而做茶,最后完全愛上做茶這件事。福蓮嘉葉有一套“山場志”系列,每種只有幾百盒共幾千泡茶,何世安分享他們鬼洞肉桂等山場系列,我們也拿出了鼎白陳年銀針的巔峰之作2010。也許是因為太香了,我們竟然在福蓮嘉葉的莊園再次碰到了劉國英老師,把上次未竟的話題深入下去。
從左至右:金鐘海、王傳意、劉國英、何世安
因一盞茶,有很多美好的邂逅,有許多技藝與文化的碰撞與共鳴。這趟旅程主要的共鳴是關(guān)于什么是好茶的認(rèn)知:茶湯里有自己的語言,或古典華麗,或樸實溫厚,是可以讓時間暫停的神奇介質(zhì),讓人驚艷,就像在一個平淡無奇的夏夜,突然絆倒在草地上,結(jié)果驚起了漫天的螢火蟲。
不管什么茶類,好茶是有共性的,不論濃淡,不論火候輕重或是工藝繁簡,好茶總是能讓人心情愉悅,讓人嘴角上揚,讓人很享受,甚至覺得沒有白活。
為自己或者親友沖制一壺好茶,讓慵懶和放松的氣息在時間里蔓延,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暫停方式。所以,杯中的茶,已不是墻上的畫,書中的詩,更不限于綠水青山,關(guān)鍵的,胸中的萬千氣象,人生況味全在其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匠人?把茶,自然,人,勞動,藝術(shù),以及柴米油鹽,都裝進(jìn)眼里,手里,心里,歲月里,刻進(jìn)骨髓,融入生命。一切匠心,都始于你在匆忙奔波生計之中停下腳步的那一刻,都始于你在無神論的社會中,重溫敬畏的那一刻。
鳴謝
韓國著名茶人 金鐘海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