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把科研成果牢牢扎根在老百姓的土壤中”

我的中國夢,“把科研成果牢牢扎根在老百姓的土壤中”

5閱讀 2022-10-12 03:43 快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

讓廣大科技特派員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跟隨著總書記的指引

十年來,科技特派員廖紅

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

在科技特派員制度發(fā)源地福建

努力耕耘,牢牢扎根在泥土里

今天我們跟隨廖紅

去看她和老百姓

一起在大地上書寫的論文

種下的夢想

從10棵試驗樹到4700畝示范園,土壤PH值從4.2到6.1,種植的柚子和甘蔗一樣甜……在漳州市平和縣生態(tài)果園示范基地,這些成果的幕后功臣是從武夷山轉場而來的廖紅科技團隊。

從種茶到種柚,廖紅怎么“改行”了?其實,這個柚園和武夷山生態(tài)茶園“師出同門”,科研過程“幾乎是重現”。

2014年,福建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首個省級生態(tài)文明先行示范區(qū),在《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的要求。

在當時的武夷山,一批茶農茶企開始嘗試種植生態(tài)茶。為助力茶農茶企保護山水、種上好茶,廖紅所在團隊將夏種大豆固氮、冬種油菜壓青的生態(tài)茶園耕作模式從實驗室搬上了山。

3年試驗后,過去“蟲吃一半,人吃一半”的生態(tài)茶園全面豐產。2018年,示范范圍擴大到了另一片茶山——燕子窠。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廖紅向總書記匯報了這套“高效生態(tài)茶園建設方案”,習近平總書記現場指出,要很好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繼續(xù)加以完善、鞏固、堅持。

如今,燕子窠成了武夷山新的旅游打卡地,80多位武夷學院的“茶小科”用專業(yè)講解,守護著科學的嚴謹。這支“科特派”團隊已經超過一百人,他們當中有教師、學生、企業(yè)主和農民,在科特派的官方名單中,找不到他們大多數人的名字,但為了共同的夢想,他們丈量大地,步履不停。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選認科技特派員64519人次,全年在一線開展服務的各級科技特派員超過1萬人次。

十年間,我國的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增長到2021年的61.7%。

資料來源:福建臺融媒體中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上一頁:小孩到底能不能喝茶?家長必須看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就不是茶的問題 還要從茶身上想辦法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